朱元璋册封华蓥
听前辈人说,华蓥山早先只有一座古庙,叫做瑞丰寺,意思是保一方风调雨顺,祥瑞丰
足。后来才修起了大小二十四座寺院,横顺占地百里。据说,华蓥山寺庙的兴盛,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。
元朝末年,四方农民起义,朱元璋带领的队伍,在一次交战中遭元军冲散,朱元璋单枪匹马,四方流落。有一天,朱元璋想翻过华蓥山去收集被冲散的队伍,又怕被官兵发现,只好择小路走。他一路躲躲藏藏,走走停停,行了三天三夜,才来到华蓥山脚。由于日夜兼程,又饥又渴,正想到一户农家讨口水喝,不想被正在农家杀鸡饮酒的元军发现。于是,他急急忙忙打马上路,对直朝华蓥山跑去。他在前面跑得快,元军在后面追得急。他一连翻过了好几座山,驰堵塞了好几匹坡,不觉来到一座寺庙跟前,慌忙中他竟带马冲入寺庙。
朱元璋勒马一看,只见庙廊上只有一老一少两个和尚在下棋。朱元璋下马上前,曲五条腿,叫一声师傅,“后面有追兵,请求禅师打求知救。”老和尚看了看朱元璋,见他浓眉大眼、生相奇伟,气度不凡,忙叫小和尚上前扶起,接过马匹,一直领到后殿去了。小和尚转来,二人依然不动声色地在殿前下棋。
不多一会,追兵果然赶拢,为首的梭下马气势汹汹地问:“和尚!有军人来过没有?”
老和尚见问,不慌不忙地回答:“老僧和小徒在此下棋,已有三个时辰,而今棋局胜负未分,不曾见有生人来过。”
远军不信,叫小兵四下搜查。兵丁们将殿前殿后、庙里庙外通通搜耻一遍。果然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人,只得又向前方追去。
等元军走后,老和尚这才请出朱元璋,正要重新见礼,朱元璋却说:“蒙大师搭救,朱元璋终身难忘,今日时辰尚早,小将还要过山追赶队伍,未敢久留,告辞了!”
老和尚见他十万火急的样子,淡淡一笑说:“将军差矣!元军前方追赶不到,必定返回。再说,元军既疑小庙收藏将军,追兵去后,留下伏兵,也未可料。将军此刻万万出去不得!”
朱元璋听老僧言之有理,只得听从老和尚的安排,暂入后殿歇息。
晚饭过后,闲得无事,老和尚传令将庙门关紧,这才邀朱元璋在后殿花园石桌上下棋。朱元璋在军中本是一个棋迷,常在棋局变化中领略用兵之计,见老和尚邀约,自然欣然应允。
朱元璋性情刚烈,举棋迅猛,杀法厉害,旗开得胜,连下老和尚二城、心中不觉暗暗得意。第三局开始,朱元璋求胜心切,遭遇挫折之后,又连连失误,仓促之间,竟也连失两城。在关键性的决胜局中,朱元璋记住教训,奋力拼杀,最终好不容易才争得一个平局。
朱元璋此刻才知道棋艺不如老和尚。忙起身打躬施礼:“大师圣手高超,万望赐教!”
听老和尚春风满面,缓缓说道:“将军用兵,勇猛过人,常以奇着取胜,果是帅才。但在第三局中将军急于求成,轻车重炮,倾巢出击,后方空虚,将军焉能自保?第四局,将军集中兵力,布成方阵,但治近而不防远,知已而不知人,以致一步出现破绽,挽救不及矣。第五局,将军记取教训,谨慎从事,步步为营,完全丧夫了进攻锐气,中局之后,见老僧逼紧,方才奋起反抗,打成平手。实为弃其长而用其短也!小僧谬见,还望将军恕我直言。”
听老和尚一席话,朱元璋感到得益不浅,并想起上次身施礼:“多谢大师教诲,朱某日后如有咫尺功业,必将答报大师搭救、指点之恩!”
老和尚听罢哈哈大笑:“贫僧乃出世之人,别无他求,只望将军功成之日,不要忘了华蓥山这座小庙就好。”
朱元璋去后,果然兴兵立将,重振旗鼓,先下江南,再破大京,终于了却宏愿,创建了洪武帝业。只是奠基之后,百废待兴,朝事频繁,早已将当年在华蓥山瑞丰寺许下的诺言置之度外了。
一日,早朝完毕,有太监上殿启奏,说门外有华蓥山长老求见。朱元璋一听华蓥山三字,心中自然明白,当即传旨:宣华蓥山长老上殿,并亲下御迎接。随即当着满朝文武这面,御笔亲封华蓥山为圣地,百里之内,全为庙炎。并
赏赐白银三千两,兴建华蓥山上下二十四寺,使之扬名川中,人尽朝之。
这就是有关华蓥山寺庙兴旺的段传说。这段传说,在华蓥山区,两州四县,人尽皆知,信不信由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