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前辈人说,华蓥山早先只有一座古庙,叫做瑞丰寺,意思是保一方风调雨顺,祥瑞丰
足。后来才修起了大小二十四座寺院,横顺占地百里。据说,华蓥山寺庙的兴盛,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。
元朝末年,四方农民起义,朱元璋带领的队伍,在一次交战中遭元军冲散,朱元璋单枪匹马,四方流落。有一天,朱元璋想翻过华蓥山去收集被冲散的队伍,又怕被官兵发现,只好择小路走。他一路躲躲藏藏,走走停停,行了三天三夜,才来到华蓥山脚。由于日夜兼程,又饥又渴,正想到一户农家讨口水喝,不想被正在农家杀鸡饮酒的元军发现。于是,他急急忙忙打马上路,对直朝华蓥山跑去。他在前面跑得快,元军在后面追得急。他一连翻过了好几座山,驰堵塞了好几匹坡,不觉来到一座寺庙跟前,慌忙中他竟带马冲入寺庙。 阅读全文…
在很久很久以前,华蓥山南堂寺主持和尚南宗,在一天清早看见小华蓥那边有一团金光闪闪的东西飞过来,旋了几转,落到华蓥山宝顶上。南宗不知是福是祸,急忙登上山去看,原来,落下来的竟是一尊普贤菩萨的木雕金身。于是,南宗和尚禀承贤观音的旨意,带领十八个和尚,立即动手在华蓥山宝顶上为菩萨修建普贤殿。
华蓥山山高路陡,生活很不方便,油盐菜米要下高滩场去买,就连吃水也要到五里以处去挑。南宗和十八个徒弟轮流煮饭、挑水,占用了不少的时间。 阅读全文…
传说,观音菩萨本是凡人,因为她想成仙,就跑到南海中的蓬莱岛去修行。她在南海与世隔绝,没有人烟的孤岛上,苦心修炼了三千六百年,才修成神仙,坐上了莲台。

南堂寺
俗话说:不是神仙想成仙,成了神仙想人间。观音修成神仙后,随时随地都想回人间来。为啥呢?天上的神仙虽不食人间烟火,但也需要凡人的供奉朝拜噻!在凡人看来,神仙无论大小,只要有人供奉朝拜,就是有道法:供奉朝拜的人越多,道法就越高。观音菩萨才修炼成神仙不久,她不晓得自己有没有人朝拜供奉。也难以估计自己的道究竟多大多小。总想回到人间好几次了,看到一座座名山。都被一尊尊神仙占了,自己始终选不到一个满意的地方,心里也有点着急。 阅读全文…
华蓥山的来历
在上周末,华蓥山算得上一座人人皆知的名山了。山虽不算太高,但气势雄伟,风光秀丽。一落千丈的悬岩,神奇幽深的溶洞,遮天蔽日的古木,建筑精美的寺庙。人们都说:岩、洞、林、寺,是华蓥山的四大胜景。每逢六月十九日,普贤观音显圣的日子,来自重庆、南充、广安、岳池、大竹、邻水、合川、江北五洲四县的香客、游人成千上万,终日不绝,香烟如云,烛光照天。华蓥山宝顶贤殿的钟声,百里内外都能听见!
为了使华蓥山的盛名四方传扬,宝顶普贤殿的住持和尚智能,早就打好高七尺、宽三尺的石碑立在山口,等候有朝一日,有一位下笔有神的书法家过路,能为巍峨壮丽的华蓥山题一个山名。只可惜,来者千万,其中也有不少文人、墨客、州官、县令,也曾在茶余酒后,乘兴一挥,留下过不少字画、诗文。但在智能长老眼里,都还差点功夫,不能够和华蓥山雄奇的山势相匹配。 阅读全文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