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档

文章标签 ‘蜀山志异’

神奇的白岩

2009年1月9日 没有评论

华蓥山是川东一带有名的高山,凡是天气好的时候,几十里外,都看得到山上华光闪闪的那匹白岩。
关于白岩的传说很多,下面讲的是其中的一个。
相传在很早以前,华蓥山白岩下面住得有个五六十岁的老婆婆,孤身一个,穷得叫化讨口了,还在大路边捡了一个娃儿来喂起。
那一天,天气晴好,老婆婆将娃儿放到草坪上坐倒耍,自己忙倒翻晒平时捞的柴,突然,从屋后山林里跑出来两群鸡娃。一群白的,一群黄的。白的那群跟着一只白鸡母,在唧唧喳喳的找吃食儿。黄的那群跟着一只黄鸡母,在唧唧喳喳的找吃食儿。找呵找呵的,没得一会儿,就找到草坪上娃儿身边来了。两群鸡娃在娃儿身边跑来跑去的很是逗人爱。娃儿伸手去捉,鸡娃就跑开了。手缩转来,鸡娃又跳到身当门来。鸡娃飞来跑去逗得娃儿哼啦哈地直笑。娃儿一笑,两只鸡母也“咯咯咯”地叫起来。
听到声音,叫化老婆婆回头一看,心想:自家从来没有喂过鸡,鸡娃是从那里跑来的?正在想着,只见那娃儿伸手捉住了一只白鸡娃。其余的鸡娃赶忙飞开,那只白鸡母直对着娃儿扑了过去。老婆婆生怕鸡母护鸡崽啄伤娃儿的眼睛,赶忙栳起竹扒扒朝白鸡母打过去。老婆婆跑拢娃儿身边,一把从娃儿手中夺过鸡娃,心想还给白鸡母。谁知刚捧在手里,那只鸡娃一下子就变成了多大一锭银子。老婆婆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睛,赶忙用手揉了两下,再看,还硬是一锭银子。老婆婆再回头去看那两群鸡娃,两群鸡娃早就跟着老鸡母跑进树林子里面去了。老婆婆追进树林,两群鸡娃张开翅膀跟黄、白鸡母朝华光闪闪的白岩飞去,一晃就不在了。老婆婆想:难怪不得,每天太阳出山的时候,太阳光照过来,白岩就金晃晃、亮闪闪折。那白岩里头一定藏得有金银财宝,不然白鸡娃怎么变成一锭银子呢?老婆婆捧着银子,向白岩恭恭敬敬地作了三个辑,磕了三个头,感谢神仙保佑。回去后,她给娃儿取了个名字,叫做银娃儿。 阅读全文…

黑石怪

2009年1月8日 没有评论

很早以前,华蓥山周围方圆数百里,都是深山老林,山中的豺狼虎豹经常跑出来咬猪拖羊,甚至伤人。华蓥建庙之后,由于组织四乡猎户合力追打,情况才稍有好转。八方香客上山朝圣进香,伤人事故才少有发生。
有一年,有一个进山打柴的年青汉子,在林子里迷了路,左转右转,又回到了原来的地主。天黑尽了,无可奈何,只得在一个岩洞里坐等天明。那天夜晚,他正在迷迷糊糊地打瞌睡,忽听得“的的得得”五阵马蹄声响,睁开眼睛一看,只见一个黄衣黄帽的人,骑着一匹黄马,一阵风的穿林而过,眨个眼睛就不见了。不一会儿,他又听得马蹄声响起,又看见一个白衣白帽的人,骑着一匹白马一阵风似的夺路而去,衣角掸得树叶子“哗哗”乱响。年青汉子瞌睡完全被骇醒了,心想:莫非今晚遇到了精怪、神仙?正打定主意走出岩洞,想弄明白,只听得“的的得得”马蹄声又响起来。他赶紧趴下身子,躲进草丛,直看见一个黑衣帽的人,骑一匹黑马飞驰而来,马蹄差一点踩着了他。
第二天,年轻的打柴汉子回到村中,把昨夜晚所见所闻告诉了众乡邻,消息传开,有些人信,有些人不信。从此华蓥山增添了一层恐怖、神秘的色彩。 阅读全文…

一脚踏四县

2009年1月7日 没有评论

一脚踏四县
人们登上华蓥山,往宝顶中间一站,都晓得那叫做“一脚踏四县”。为什么呢?因为华
蓥山宝顶,是由江北、邻水、合川、岳池四县所分管。
为啥子会有这样的说法呢?听老年人讲,将华蓥山宝顶划成四块,确实是有根有据的。
事情发生在前朝某代。当时在江北县侍衙门的,是一个姓麻的县官。麻县官本不知书,也不识礼,只是家里有钱,出了一千两银子,才捐得一个小小县官,过过官瘾。
却说这年八月十五这一天,正好是麻县官的生期,满五十大寿,自然要请客。杀鸡炖螃,做月饼,打糍粑,请来了邻近三县的县太爷:邻水的刁县官,合川的黄县官,岳池的余县官。酒席之上,饮酒赏月,好不执闹。
酒过数巡,本不会喝酒的麻县官早已被灌得半醉。为了寻欢助兴,为人有点小聪明的刁县官有意要在席面上看东道主的笑话。于是在麻县官起立向大家敬酒的时候,刁县官说:“今日本是麻大人喜庆之日,光喝闷酒,少有兴味。我说,不如行令猜谜。猜中了的,自饮一杯;猜不中的,罚酒三杯,如何?” 阅读全文…

御临河

2008年12月18日 1 条评论

华蓥山的东南面,有一条小河,从邻水幺滩流入江北统景,穿过温塘峡,汇入长江。据说这条河早先名叫要幺滩河,后来才改成“御临河”的。顾名思义,“御”指的是跟皇帝有关的;“临”指的是到临;“御临”就是指皇帝到临的意思。那么又是哪个皇帝到过这条河呢?他到华蓥山区这条小河来干啥子呢?
相传事情发生在大明建文年间,燕王朱棣为争皇位在河北起事,引兵南下,一直打到南京。明惠帝不愿投降,一把火烧了内城,带了一个姓卢的心腹太监逃出京城。燕王攻占南京之后,明惠帝下落不明。 阅读全文…

朱元璋册封华蓥

2008年12月16日 没有评论

听前辈人说,华蓥山早先只有一座古庙,叫做瑞丰寺,意思是保一方风调雨顺,祥瑞丰
足。后来才修起了大小二十四座寺院,横顺占地百里。据说,华蓥山寺庙的兴盛,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。
元朝末年,四方农民起义,朱元璋带领的队伍,在一次交战中遭元军冲散,朱元璋单枪匹马,四方流落。有一天,朱元璋想翻过华蓥山去收集被冲散的队伍,又怕被官兵发现,只好择小路走。他一路躲躲藏藏,走走停停,行了三天三夜,才来到华蓥山脚。由于日夜兼程,又饥又渴,正想到一户农家讨口水喝,不想被正在农家杀鸡饮酒的元军发现。于是,他急急忙忙打马上路,对直朝华蓥山跑去。他在前面跑得快,元军在后面追得急。他一连翻过了好几座山,驰堵塞了好几匹坡,不觉来到一座寺庙跟前,慌忙中他竟带马冲入寺庙。 阅读全文…

十九和尚成仙

2008年12月15日 没有评论

在很久很久以前,华蓥山南堂寺主持和尚南宗,在一天清早看见小华蓥那边有一团金光闪闪的东西飞过来,旋了几转,落到华蓥山宝顶上。南宗不知是福是祸,急忙登上山去看,原来,落下来的竟是一尊普贤菩萨的木雕金身。于是,南宗和尚禀承贤观音的旨意,带领十八个和尚,立即动手在华蓥山宝顶上为菩萨修建普贤殿。
华蓥山山高路陡,生活很不方便,油盐菜米要下高滩场去买,就连吃水也要到五里以处去挑。南宗和十八个徒弟轮流煮饭、挑水,占用了不少的时间。 阅读全文…

观音选中华蓥山

2008年12月5日 没有评论

   传说,观音菩萨本是凡人,因为她想成仙,就跑到南海中的蓬莱岛去修行。她在南海与世隔绝,没有人烟的孤岛上,苦心修炼了三千六百年,才修成神仙,坐上了莲台。

南堂寺

南堂寺

俗话说:不是神仙想成仙,成了神仙想人间。观音修成神仙后,随时随地都想回人间来。为啥呢?天上的神仙虽不食人间烟火,但也需要凡人的供奉朝拜噻!在凡人看来,神仙无论大小,只要有人供奉朝拜,就是有道法:供奉朝拜的人越多,道法就越高。观音菩萨才修炼成神仙不久,她不晓得自己有没有人朝拜供奉。也难以估计自己的道究竟多大多小。总想回到人间好几次了,看到一座座名山。都被一尊尊神仙占了,自己始终选不到一个满意的地方,心里也有点着急。 阅读全文…